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厂房招商 > 正文内容

创新驱动发展上海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跃升

admin7个月前 (09-21)上海厂房招商71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

  我国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

  大兴机场投运以来完成旅客吞吐量超...

  我国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构建新增长点

  银保监会:国开行已支付全国首笔“...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投放今年第三批...

  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

  2022年9月21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98亿...

  报告: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发现173种矿产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

  我国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

  大兴机场投运以来完成旅客吞吐量超...

  我国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构建新增长点

  银保监会:国开行已支付全国首笔“...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投放今年第三批...

  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

  2022年9月21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98亿...

  报告: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发现173种矿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28

  上海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头部;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近日,在首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了上述数据。

  上海以制造业为实体经济主战场,2017年率先发布 “实体经济50条”,2018年以来实施两轮打响 “上海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面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涌现的形势,上海瞄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推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六大支柱工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新赛道产业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新型产业体系。

  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创新高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2021年总规模1.27万亿元。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约占全国25%,集聚重点企业超过1000家,吸引了全国40%的集成电路人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1700亿元,院士、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人才占全国1/5,创新药占全国1/4;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056亿元,产业人才占全国1/3,连续举办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加快出产值、出品种、出效应,实现集群化发展,2021年六大重点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87万亿元。

  布局新赛道和未来产业。上海发布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赛道行动方案,面向未来5年,拓展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培育增长新动能。绿色低碳,加快培育绿色企业、零碳示范工厂、绿色产业链,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元宇宙,实施产业高地建设、数字业态升级、模式融合赋能、创新生态培育四大行动,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智能终端,打造一批具有上海标识度的智能终端品牌,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同时,面向未来5-10年构筑产业发展优势布局。

  10年来,上海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创新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头部驱动力。

  大国重器竞相涌现。一批重大成果引领上海制造高度,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ARJ21支线客机商业运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坞内起浮,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等国际领先船舶相继推出,国家重型燃气轮机试验基地启动建设,世界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正式投运。上海还深度参与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战略。

  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国家级95家、市级713家、区级1600余家的企业技术中心体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超过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5%。创建8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推动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落地。2021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6%,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市工业劳动生产率超过40万元/人,产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平方公里,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出达到141亿元/平方公里。上海市规上工业用能总量十年来累计下降526万吨标准煤,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2%、碳排放下降50%以上,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

  产业链韧性显著增强。持续推进 “补链固链强链”,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聚焦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协同长三角建立跨省工作机制,确保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发挥上海龙头作用,围绕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装备、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形成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

  10年来,上海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落实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激活数字经济新动能。

  据悉,上海建设了60家智能工厂,打造5家灯塔工厂,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广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00个;上海机器人密度260台/万人,是国际平均水平两倍多;形成26个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全国120多万家企业、820万台设备,打造3.5万个工业APP、150万个数据集、5500个工业算法,带动20万中小企业上平台,推动一批 “5G+AI+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此外,上海还形成30家新生代互联网领军企业和7家千亿级电商平台。张江在线、长阳秀带、虹桥之源等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引进一批新生代互联网企业总部落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1.3万亿元。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产品挂牌超过100个,合作 “数商”超过500家;加快国际数据港建设,发布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数据跨境流动操作指引和正面清单。

  10年来,上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

  产业投资持续扩大,上海市近5年累计建设30多个100亿级以上、250多个10亿级以上项目,连续三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累计签约项目690个,总投资约1.5万亿元。

  企业梯队加快成长。五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 “链主”企业。中小企业加快提升专业化能力,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6家,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262家,市级 “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942家。

  企业服务不断完善。上海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连续两年综合排名头部。创新设立市企业服务云,实现7x24小时线上帮办;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专员机制,6200名服务专员覆盖10万家中小企业。促进产业、科技和金融良性循环,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落户;推动创新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记者 马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突破6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政策协同发力 做好“十四五”时期就业工作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猛

  广西崇左:“中国糖都”的甜蜜变化

  细数中国能源的两个“蕞”和八个“头部”

  厚植优质营商环境“土壤”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地方稳经济举措接续发力 效能不断释放

  智能制造稳步向前 为制造强国建设积蓄能量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 “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硅料供应偏紧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视频平台“教授开讲” 知识的大众化传播不必正襟危坐

  推动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三明经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流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280380.com/index.php/post/475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e通世界产业园:“上海会好明天会更好!”异乡人的留“沪”信念

e通世界产业园:“上海会好明天会更好!”异乡人的留“沪”信念

  4月以来上海疫情备受关注,越是非常时期,人们的思维和心态越容易受舆论影响。近日,有一段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人们在虹桥高铁站外排起数百米的长队等待离沪,因而被视为“离沪潮来了”。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离沪潮”像是一个过度发酵的面团。过去十年间上海一直保持着“人口”流入的状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上海常住人口为2487万,其...

上海住房租赁产业联盟成立

上海住房租赁产业联盟成立

  1月8日,上海住房租赁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沪举行。为联动产业各方共同推动上海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上海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上海住房租赁产业联盟。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地产城方、城投宽庭、华润有巢、魔方、微领地、旭辉领寓、安歆等十余家知名住房租赁领域头部企业及产业上下游企业代表出席成立大会。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

2022年1-8月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2022年1-8月上海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在上海的销售监测数据;本报告仅供参考,课题组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2022 年 1-8 月,上海房地产销售业绩 TOP20 企业合计销售 3067.51 亿元,同比上涨 31.21%;销售面积 TOP20 企业合计销售 472.39 万平,同比上涨 0.11%。销售额突破 100 亿元的房企达到 13 家。销售金额方面,融创...

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成交1054亿元“优质地块依然是房企争夺对象”

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成交1054亿元“优质地块依然是房企争夺对象”

  9月27日,上海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35宗地块总出让金1053.8299亿元,总出让面积约184.87万平方米,起始总价为1030.45亿元,平均溢价率为2.27%。   本批次挂牌的35宗地块,24宗底价成交,11宗溢价成交。溢价成交的地块中,8宗触及中止价进入“一次报价”阶段后成交。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上海今年三个批次共...

三季度上海产业园区与物流地产彰显韧性

三季度上海产业园区与物流地产彰显韧性

  2022年第三季度,上海各物业市场的活动逐步复苏。其中产业园区表现突出,据仲量联行第三季度回顾与展望报告显示,生物医药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活跃,三季度上海产业园净吸纳量录得6.5万平方米,整体市场租赁需求保持稳健,空置率下降至10.4%,租金持稳在4.6元每平方米每天。   同时,产业园区资产受投资者追捧,三季度录得6宗产业园区成交,且均涉及生命科学产...

瑞安房地产再入上海旧改拿下王炸地块房价或冲破20万平

瑞安房地产再入上海旧改拿下王炸地块房价或冲破20万平

  因房地联动价高达21万元/平方米、刷新了上海杨浦区房价天花板和上海房地联动价纪录,上海杨浦区平凉社区03B3-01地块历史风貌保护项目一度引发市场关注。彼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该“王炸”地块或被央企、国企拿下。   10月25日,杨浦区政府公示了遴选结果,该项目将由上海房睿置业有限公司、上海杨树浦置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股权比例分别为60%、40%。天眼查信息显示,...

深究上海产业地产大市场上海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

深究上海产业地产大市场上海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升级浏览器,或者用以下浏览器浏览   您也可以直接使用焦点APP或微信小程序浏览   目前上海的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园区开发类国企,如张江集团、临港集团、嘉定集团,另一种是市场化运作的外资企业和民企或国企如华夏基业、联动U谷、绿地集团、复星地产、万科、亿达中国、腾飞集团、普洛斯。...

两家特色企业样本解析2021年上海产业运营新趋势

两家特色企业样本解析2021年上海产业运营新趋势

  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短期受到严重冲击。为有序引导经济复苏,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涉及重点发展产业、空间载体建设等方面,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中国产业地产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利好政策频出,包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重点行业积极创新、进一步推动城市群发展、建立多个自贸区扩大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园区企业在运营上修炼内功,互补合作推进资源整合。产业地产企业围绕产业转型...